• 介绍 首页

    我在四合院有个家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357章
      “你们来,可以,我很欢迎,但是丑话说在前头,谁要是带礼物来我家的,我会把你们轰出门去,我说到做到,你们听到了没有?”
      啊?
      谁家去串门不提点礼物就登门的?
      就算是再穷的农村,走亲戚的时候,少说去河里弄几条鱼,或者搞点山货之类的。
      假如真的空手登门,这可是非常失礼的事。
      然而周济民可不理会这些,规矩得立好,要不然以后麻烦事可不少。
      同学们议论纷纷,但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。
      反正到时候再说呗。
      这年头,读大学的,都有补贴,谁还拿不出一点礼物了呢?
      就算家里再穷的,串门的礼物,还是能拿得出来的。
      李雨竹站在周济民旁边,小声道:“那我这周末再请教你问题吧。”
      说罢,她自己先离开了。
      这可气着周济民了,要不是她来捣乱,哪有这么多事?
      不过,对方为了他,不惜跟家里闹翻,还愿意等他。
      就这一点,如此痴情的女孩,他也生不了气呀。
      门口站着等了好一会儿的任九章,看到他出来,顿时笑道:“老师找你。”
      任九章每次过来,要不就是段主任找,要不就是他自己找。
      反正只要没事,是不会主动来找周济民的。
      可一旦有事嘛,那就是大事了。
      说来也是挺让人无语的,明明他才是师兄,却经常向师弟请教问题。
      天赋这种事,还真的说不清楚。
      数学系办公室,周济民见到了老段。
      老段表示,下个月在南边的小岛有一场数学交流会,希望他去参加。
      “老师,我现在可走不开啊,要不您把这个机会让给师兄吧,师兄基本功扎实,教学能力强,科研成果也不少……”
      这话让任九章脸红不已,哪有周济民说的那么好啊?
      差点就是北大最出名的年轻教师了。
      就他还是最佳人选?
      开什么国际玩笑呢!
      说心里话,他也很想去参加南边小岛的数学交流会。
      不仅仅是学术的事,更是自我追求和目标等现实条件。
      在当前的环境下,能出去,跟外面的人交流的机会,太少太少太少了。
      别人求而不得的机会。
      可周济民却不要这样的机会,唉!
      段学复瞪眼,“这次的机会十分难得,欧美那边也来了不少学者呢,这是一次很好的露脸机会,你可不要错过了。”
      “老师,我真走不开!”
      “走不开也得走,实在不行,我就让华哥来邀请你,再不行,就让你的大领导来请你,总可以了吧?”
      我擦!
      周济民目瞪口呆,让这么多大佬来请自己?
      看来,这次的交流会,不去还不行了。
      所以,他没办法,只好应了下来。
      心里却想着,等到了那天,嗯,给自己制造一场大病!
      实在不行,断腿等之类的也可以,反正能不去还是别去了。
      等到了明年,他就回红星公司,当一条咸鱼,淡出大家的视线就好了。
      头顶天脚踏地,哪有人生都如意?
      如果不是为了四小只,他何苦去搞这些小动作?
      要不是想要日子过得舒服一些,他也没必要去折腾。
      既然享受了应该享受的一切,那么承担这些东西所带来的责任,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。
      应下之后,老段便十分嫌弃地让他离开了。
      接下来几天,他就剩下两件事了。
      一是盯着摄像头,按部就班地守着高永望,等候火凤的出现。
      二是准备周末的食物。
      距离周末休息还剩下一天的时候,周济民从外面搬回来不少东西。
      黄小花看到一个巨大的箱子,眼睛瞬间瞪直了。
      “周大哥,这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呀?咋这么沉?”
      两个板爷帮忙抬着,瞧他们脸上的表情就知道,这箱子很沉。
      当然沉了,因为里面放了很多冰块。
      “等会儿再说吧。”
      周济民忙着指挥板爷帮忙把东西都放到厨房门口。
      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,气温已经来到零下左右了。
      这个温度很低了。
      一旁的秦京茹,坐在厨房门口,抱着周清怡在烤火呢。
      看着周济民忙碌的背影,也是一阵咂舌。
      前几天就听周大哥说了,这周末,他的学生会来家里做客。
      因为有将近三十人,所以需要准备不少食物才行。
      光是只靠家里的这点菜,也不是说不够,就是太单调了一些。
      所以,搞点河鲜或者海鲜,丰富一下菜谱,也是题中应有之义。
      在这个年代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猪肉才是最好的食物。
      很少人乐意吃牛羊鱼等之类的肉,因为这类肉费油。
      其实,很多家庭富裕的人,都会去买这些食物。
      毕竟总不能天天都吃猪肉吧?
      虽说这个年代胖子几乎很少,但其实依然有很多胖子。
      光是南锣鼓巷的四合院,就有两个大胖子了。
      家庭富裕一些的孩子,也容易出胖子。
      只不过相对而言,比例很小很小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