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娘娘颇得圣眷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娘娘颇得圣眷 第128节
      一个月,这个时间段太过微妙,恰好是小皇子的生辰左右。
      而小皇子名声受损,最受益的人是谁?
      众人心中都有答案,殿内气氛顿时发生了变化。
      宋妃心中倏然咯噔了一声,她立即出声替自己辩解:“此事当真和臣妾无关——”
      不等她话音落尽,蓦然一个巴掌落在了她脸上,对方用了十成十的力道,直接将她身子打偏,脸颊火辣辣的一片,宋妃的声音戛然而止。
      满殿的妃嫔都是吓得一跳,再转头看向打人的贵妃娘娘时,瞬间都放轻了呼吸。
      有人握住了褚青绾的手腕,皱眉看向她的手心。
      而褚青绾死死地看着宋妃,声音压抑着怒火,以至于语气过于平静,平静得令人后背发寒:“本宫竟不知,宋妃居然如此胆大包天。”
    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
      小胥:手不疼?
      女鹅:别影响我发挥。
      第121章
      宋妃捂住脸,她沉默地跪在地上,再没有狡辩之词。
      她不傻。
      贵妃和皇上忽然提前一日回宫,她作为暂管后宫的人却没有得到一点消息。
      偏偏是今日,她到慈宁宫侍疾的日子。
      太医也十分巧合地在今日前刚替太后换了药方。
      一切的巧合,都指向了一点——早有预谋。
      搜查长乐宫的宫人很快回来,手中捧着一盒熏香,孙太医上前检查,须臾,他冲着皇上和贵妃娘娘点了点头。
      短短一个照面的时间,宋妃就成了谋害太后的凶手,而且证据确凿!
      竹青浑身发抖地跪在她旁边,一看就知心虚,她手指上还残余了些香味,她不安地擦拭在衣袖上。
      魏自明眼尖地发现这一点,立刻让人将竹青拉了出来,竹青害怕地转头看向娘娘:“娘娘!”
      宋妃面无表情,任由太医给竹青检查,事到如今,她早已经踏入陷阱,狡辩不过临死挣扎罢了。
      确认竹青手上残余的粉末,褚青绾倏然冷笑一声:“如今证据摆在眼前,宋妃不会还要狡辩是有人冤枉了你?”
      既然要做,就要做绝!
      褚青绾绝不可能给宋妃替自己辩解的余地,堵死了她全部的退路。
      宋妃沉默不语。
      竹青浑身抖颤,她拉着宋妃的衣袖,声音发抖:“娘娘,娘娘,您说话啊。”
      娘娘此时不说话,就等于默认了贵妃娘娘的指控,而她作为谋害太后的一员,绝对是难逃一死!
      竹青后知后觉地涌上后怕,陡然意识到了谋害太后的后果。
      竹归依旧安静地低头。
      许久,外间传来一阵急忙的脚步声,众人转头看去,就见大皇子慌忙跑进来,待看见宋妃跪在地上时,他脸色霎时间惨白,他快步走到宋妃跟前,挡住她前面,扑通一声跪下:“父皇!母妃、母妃……”
      大皇子想替母妃求情,却是哑口无言。
      宋妃望着眼前人的背影,眸中终于有了波动,她出声:“贵妃娘娘已经认定了臣妾有罪,臣妾百口莫辩。”
      证据确凿,辩无可辩,便不如什么都不说。
      这世上总有自作聪明的人,即便证据都摆在了眼前,只要她抵死不认,总会有人相信她无辜。
      即使没用,起码能膈应贵妃一番,能叫众人对此事的真相存疑。
      褚青绾眸色冷了一下,她正要说什么,有人不着痕迹地拉住了她,他平静地反问:“百口莫辩?”
      人赃俱获,她凭一句百口莫辩就想抵赖?
      胥砚恒的话音中透着数不尽的讽刺。
      宋妃浑身一僵。
      贵妃如何算计她,其实宋妃不在乎,重要的是,今日一事是否胥砚恒的掺和,如果有,她根本不必再挣扎。
      但还有别的可能性吗?
      圣驾提前回宫,胥砚恒真的可能对此事不知情吗?
      明知褚青绾要对太后动手,他依旧冷眼旁观,甚至默认了褚青绾的举动,即使他和太后的关系不亲近,但太后终究是他亲生母亲!如此放纵的态度,让宋妃不由得浑身发寒。
      大皇子吓得浑身发颤,他哭着喊了一声:“父皇……”
      胥砚恒却是看都没看他一眼,他扯了一下唇角,声音透着凉意:“胆敢谋害太后,想来也早就将生死置于身外,找死,朕便成全你。”
      死一字,从胥砚恒的口中说出来,仿佛已经具实效,宋妃再也忍不住惊恐地打了寒颤。
      大皇子的反应比她更剧烈,他膝行向胥砚恒,砰砰砰地给胥砚恒磕头:“父皇!求您宽恕母妃!母妃她知错了,她一定会改的!求父皇宽恕她一次!”
      褚青绾冷着脸,没有因大皇子的求情而有动容。
      胥砚恒眉眼更是浮现些许不耐,魏自明看得心惊胆战,不动声色地拉了大皇子一把,然而大皇子却一意孤行,胥砚恒冷笑一声:“蠢货!”
      大皇子的哭声戛然而止,他这般年龄最是仰慕父亲的时候,尤其处于皇室的父子关系中,大皇子对胥砚恒有一种天然的畏惧。
      这两个字将大皇子砸得眼前发黑,他浑身发抖。
      母妃谋害祖母,甚至要以此陷害三弟。
      他自知是死路一条。
      但他作为人子,难道能眼睁睁地看着母妃受死吗?
      大皇子泪流满面,他拼命地摇头,他不知道该怎么让父皇松口,只能拼命地磕头,短短时间,他额头磕得青紫一片,但他一点停下来的趋势都没有。
      直到胥砚恒一脚踹开了他,他身子歪斜到一边,只能哭着看向胥砚恒,胥砚恒居高临下,漠然地问他:“你知道,你母妃谋害的是谁吗?”
      大皇子哭声一顿,他当然知道。
      是他的祖母。
      亦是,父皇的母后。
      想通了这一点,大皇子脸色煞白一片。
      胥砚恒唇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幅度:“朕以为你的脑子全部被你母妃占据了,原来还会思考。”
      大皇子或许不会肖想那个位置,但自入了上书房,他百般用功,怎么可能没有存了一丝叫父皇夸赞的心思?
      但现在,胥砚恒几乎要将不堪大用四个字钉在大皇子身上。
      大皇子脸上的血色一刹间褪得一干二净,他身子一晃,险些晕厥。
      胥砚恒再没有看向任何人,他冷声下令:“来人!”
      “宋妃谋害太后,罪该万死——”
      蓦然有人打断了胥砚恒,众人一惊,转头才发现这人是卢美人,卢美人仿佛没察觉到众人视线,她低垂头福身:“皇上,再不久便是小皇子的抓周宴,实在不宜见血啊。”
      卢美人头也不抬,只话音中透着些许迟疑和顾虑,是在担心小皇子,也仿若是在替宋妃求情。
      胥砚恒眸色稍深,他冷哼了一声,才说:“那便打入冷宫!等小皇子生辰后,再赐白绫!”
      褚青绾微不可察地偏了偏头,她拢过了青丝。
      宋妃不是要害舒儿吗,那她偏要宋妃亲眼看着舒儿的荣光,再满心不甘地踏入黄泉!
      宋妃倏然抬起头,她脸色煞白,眼神却直勾勾地看向胥砚恒,有妃嫔觉得这一幕令人有些骇然惊悚,害怕地挪开了视线。
      大皇子呆滞地瘫软在原地。
      赐白绫……
      母妃……
      胥砚恒见他这幅模样,越发皱了皱眉,他懒得再在大皇子耗费心神,直接道:“大皇子不分是非,将他带下去,非朕命令,不得踏出皇子所半步!”
      众人都听得出,这是另类的禁足。
      宋妃将大皇子护在身后,她声音尖锐:“稚子无辜,臣妾所行之事,皇上何必牵连到琉儿身上?”
      稚子?牵连?
      不论哪一个词都让胥砚恒觉得好笑。
      他也真的讽笑出声:“若朕记得不错,他今年已经十岁有二,好一个稚子无辜。”
      “子承母过,有何不对?”
      他是因大皇子是非不分才罚的大皇子,但他懒得反驳宋妃的话。
      他就是迁怒,又如何?
      大皇子再也经不住打击,双眼翻白地晕了过去。
      见其如此,胥砚恒越发觉得他不堪大用,这点心理承受能力甚至还不如其母妃。
      褚青绾没管她们,而是越过一众妃嫔,看向一直埋头沉默替太后救治的两位太医身上:“太后怎么样?”
      朱太医和孙太医仿佛这时才听见殿内的声音,脸色凝重地抬起头,朱太医擦了擦额头的冷汗:“微臣会尽力而为。”
      尽力而为?
      褚青绾不满意这个答案。
      她要的是万无一失,太后绝对不能死在小皇子的抓周宴之前。
      于是,她说:“用最贵最好的药,务必要让太后无恙!”
      朱太医苦笑,太后本就是中风之症,又经过这一番折腾,怎么可能做得到无恙呢?
      但他也听出了贵妃娘娘的言外之意,不论如何,也得将太后的命吊着。
      朱太医隐晦地觑了眼皇上,却见皇上正垂眸看向贵妃,什么话都没说,这个时候不说话也就相当于了默认。